歷史淵源
?????“先生家住練市南,栽柳迎門映碧潭?!?,“小橋門徑垂楊柳,老圃家風蔬菜香?!边@樣的詩句是古代詩人對水鄉古鎮——練市的真實寫照。古鎮練市,路倚河而筑,房倚河而建,樹倚河而栽,花倚河而開,深居杭嘉湖天堂腹地,汲江南靈氣,傳吳越遺風,歷二千余年蒼桑而留存,物產豐腴,人杰地靈,自古就是江南文化名鎮,歷史文化底蘊深厚。
?????練市鎮,成于秦漢,興在晉唐。相傳因古時鄉人識寶“百金購璉”聞名而聚商成市,故名璉市。明初,因溪在市西,流如匹練,人稱“練溪”?!碍I”與“練”同音,清同治九年《湖州府志》始稱練市。古鎮的民間釀酒歷史源遠流長,據史料記載,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。清光緒《烏程縣志》引晉顧長生《三吳土地記》:“烏程縣舊有程林氏、烏巾氏,秦時二家能釀美酒,逐名縣?!比龂鴷r,吳國長史諸葛瑾在練市設巡幕府期間,就開始教導當地百姓用稻米、小麥等糧食作物釀酒,其酒色如琥珀,芳香四溢,聞名四鄉,其古法釀酒技藝一直延傳至今。經歷史記載,練市早在宋太平興國七年(公元982年)設酒坊以課稅,據此而知,練市古鎮開始酒坊釀酒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。
?????湖州酒進入華夏名酒之列,以冬釀白酒為勝,其聲名達于京都。唐代,白居易有《早飲湖州酒寄崔使君》名詩為證,(崔使君是唐長慶年間821—825年任湖州刺史崔元亮),詩曰:
一搕扶頭酒,泓澄瀉玉壺。十分蘸甲酌,瀲滟滿銀盂。
捧出光華動,嘗看氣味殊。手中稀琥珀,舌上冷醍醐。
瓶里有時盡,江邊無處沽。不知崔太守,更有寄來無。
?????宋代蘇東坡在湖州期間,也在與時任湖州知州的孫覺的《寄贈孫莘老》一詩中盛贊湖州酒,詩曰:
烏程霜稻襲人香,釀作春風霅水光。
時復中之徐邈圣,無多酌我次公狂。
?????詩中所言“春風”即為當時盛極一時的冬釀白酒。就連醉翁歐陽修也在詩中對湖州酒情有獨鐘,其《送胡學士知湖州》一詩中曾贊道:
吳興水精宮,樓閣在寒鑒。桔柚秋苞繁,烏程春甕釅。
清談越客醉。屢舞吳娘艷。寄詩毋憚頻,以慰離居念。
另有古詩《練市夜泊》盛贊越酒清香醇厚:
泊舟尋古步,夜色辨微茫。帆落前溪雨,鐘寒野寺霜。
湖綿成小市,越酒有清香。明日含山路,青青引路長
?????舊時烏程縣東南十五鄉置歸安縣,練市屬歸安縣管轄。當地的冬釀白酒就盛產于烏程、歸安等縣。冬釀白酒以三白稱之,即:白米、白面、白水。新酒辛、陳酒醇。以小雪前后所釀最佳,稱小雪酒又名十月白,藏至次年色清味美。據康熙《湖錄》:“白酒有八月白、秋露白、十月白,過冬清數名,”“惟郡城溪流清洌,釀酒最佳,”冬釀三白酒在境內歷沿不衰。清時三白酒又名好酒。好酒煎熟后貯甕封泥,是為黃酒,黃酒中又有“狀元紅”“香雪”“加飯”“花雕”“善釀”等名目。自古以來,練市農村家家戶戶都能釀酒,對酒極為重視和膜拜。立冬前后所釀第一杯酒必用來祭神,且逢年過節,必用自釀“好酒”用來祭祀,以示對祖先和神靈的敬重。傳統釀酒技藝得到傳承,民間釀酒師層出不窮,酒文化得到了很好的傳承和發揚。
?????在中國歷史上,酒跟文人墨客結下了不解之緣,可以說中國五千年的歷史就是一部飄散著酒香的歷史。從《詩經》到《楚辭》,從先秦諸子散文到唐詩宋詞,無不飄逸著酒的芬芳。我國著名畫家、教育家豐子愷先生祖籍浙江桐鄉石門鎮,毗鄰練市鎮,和練市淵源頗深。豐子愷之胞姐嫁于練市周姓旺族,與姐丈(周印池)之弟周小白是深交。年輕時三人交情篤厚,豐子愷也時常來練市,與他們縱談人生,通夜不寐,后來留學日本也得到了其姐夫的大力資助。豐子愷喜酒,但只好黃酒,他的不少散文都說到了酒,如《沙坪的美酒》《湖畔夜飲》《吃酒》《塘棲》等等。他曾在文中曾直言道:“我所以不喜白酒而喜黃酒,原因很簡單:就是為了白酒容易醉,而黃酒不易醉?!跃剖菫榕d味,為享樂,不是求其速醉?!?
?????所以豐子愷來練期間,也時常是一碟花生、幾塊豆干、三四只螃蟹(俗稱毛腳蟹,豐子愷最喜食),外加幾斤練市黃酒,與好友暢談人生,歡飲達旦。豐子愷的漫畫“草草杯盤供語笑,昏昏燈火話平生” 就是在這樣的場景中品出了常人不易感受到的情致。豐子愷的一生與黃酒相伴,在去世前一個多月,已經七十八歲的豐子愷在給兒子豐新枚的信中說:“我日飲黃酒一斤,吸煙一包,可謂書酒尚堪驅使去,未須料理白頭人也?!保ㄒ痪牌呶迥昶咴露湃眨┫褙S子愷這樣一個有中國傳統士大夫氣息的現代文人,能每日以酒自樂,把飲酒當成一種樂趣,當成人生一種調劑,這種隨心、隨意的人生態度真是灑脫之至。
?????“一葉輕舟一壺淡酒,一曲琵琶語一段相思,琴簫合鳴,世間皆靜我獨醉……”江南酒,在承載了千年的文化后越發的醇香厚重、回味悠長……練市黃酒在文明的傳承中得到創新,在創新中得到升華,在酒香的彌漫中,讓我們更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滄桑和厚重,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清純和透亮……
?
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? |